学校首页  本站首页  机构设置  通知公告  国内合作  规划管理  政策法规  高教动态 
 
校级基础学科
 优势特色学科 
 特色骨干学科 
 省级重点学科 
 优势特色学科 
 校级重点学科 
 省级重点学科 
 校级重点学科 
 校级基础学科 
校级基础学科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bfbfbf>>校级基础学科>>正文
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-2020年学科建设规划
2017-05-28 17:00     (点击:)
[文章下载] [字号: ]

河南财经政法大学

2016-2020年学科建设规划

 

2016-2020年是学校建设国内有地位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。依据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》《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》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-2020发展规划》精神,紧密结合学校实际,制定本规划。

一、“十二五”学科建设概况

(一)学科布局不断完善

形成了以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为主干学科,兼有哲学、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艺术学、教育学的学科体系;省级重点学科由5个发展为10个,现有理论经济学、应用经济学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工商管理、农林经济管理、哲学、法学、地理学等8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、思想政治教育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;遴选出软件工程、应用数学、国际商务、人力资源管理、社会学、文艺学、设计艺术学、知识产权、体育经济与管理、民俗学10个校级重点特色学科;积极促进学科间交叉与融合,2015年,“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业”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。

(二)学科队伍不断加强

通过不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,调整学科队伍结构,初步形成了学术带头人引领、结构合理、团结协作、梯次发展的学科团队。培养和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、省级“百人计划”入选者2人;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,省级特聘教授1人,省级教学名师4人,校级特聘教授5人;省学术技术带头人、创新人才、骨干教师等46人,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对象68人。

(三)学科平台不断提升

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建设不断改善。获批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、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;获批政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等基地,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由3个发展为9个。

二、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

(一)指导思想

坚持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紧密对接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与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,遵循学科规律,优化资源配置,对接国家战略规划平台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按照“优化结构、突出重点、强化特色、融合创新、完善机制、协调发展、整体推进”的方针,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各项工作,切实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,力争将我校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。

(二)主要目标

2020年,学校学科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升,学科布局更加合理,特色更加鲜明,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综合性、交叉型的学科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,优势特色学科的影响力进一步凸显,与经济社会发展更深度融合,服务国家与河南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得到显著提升。经济学、管理学和法学三大学科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进入前5%5%10%应用经济学、工商管理和法学进入全国财经政法院校一流学科行列,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标准,争取2-3个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;“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业”学科群顺利通过2019年河南省优势特色建设工程一期验收,进入第二期建设;力争建设国家一流学科1-2个、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3-5个,形成3-5个相互交叉、融合、支撑的学科群

学科建设总体目标

 

 

2015

2020年末

指标属性

学科建设

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(个)

0

2-3

预期性

该学科在全国高校排名

经济学

10.8%

进入前5%

预期性

管理学

14.3%

进入前5%

预期性

 

15.3%

进入前10%

预期性

国家一流学科(个)

0

1-2

预期性

河南省优势学科(个)

0

1-2

预期性

河南省特色学科(个)

1

3

预期性

 

优势学科群(个)

0

2-3

预期性

 

三、学科建设主要任务

坚持统筹兼顾、分类发展、突出重点、整体推进的原则,调整学科布局、优化学科结构。

(一)强化优势学科

强化优势学科,注重发挥应用经济学、工商管理和法学一级学科的引领和示范作用。加大支持应用经济学、工商管理、法学学科建设,全面提升其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,打造“学科高峰”。到2020年,力争1-2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,2-3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,提升我校学科建设的层次和影响力。

(二)扶持支撑学科

支持哲学、理论经济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地理学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农林经济管理、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、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支撑学科建设,打造“学科高原”,争取到2020年有3-5个学科进入省内一流学科。

(三)培育潜力学科

密切联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,结合我校学科发展的实际,进一步挖掘学科潜能,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。支持软件工程、应用数学、国际商务、人力资源管理、知识产权、体育经济与管理、社会学、文艺学、设计艺术学、民俗学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,打造“学科高地”,为进入省内一流学科奠定基础

(四)夯实基础学科

打造一流本科教育,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、人文素养、心理素养、身体素养、专业素养和审美素养,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,实现全面发展,应加强基础学科建设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、计算数学、中国语言文学、英语语言文学、政治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、体育学、中国史、翻译、美术学等10个校级基础学科给予稳定的、持续的支持,固本强基,形成综合优势;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,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,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。

(五)促进学科交叉融合

调整学科结构,凝炼学科方向,优化学科资源配置,奠定学科发展空间。积极促进经济学、管理学和法学等主干学科之间、经管法主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支撑,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,进一步彰显我校财经政法融通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。

(六)发挥学科群优势

密切结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,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,有效实现资源共享。以“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业”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契机,提升我校经济、管理和法学学科社会服务能力,提炼学科特色,努力打造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的优势学科群。至2020年,培育2-3个具有财经政法特色的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的优势学科群。

(七)优化学科体系

立足国家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,围绕现有学科基础,优化一级学科内部二级学科布局,打破院系壁垒,以一级学科为旗帜,以成果为导向,整合全校资源,对二级学科开展战略性结构调整和重组。对二级学科进一步凝练方向,提炼特色,形成独特优势。

四、学科建设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学科队伍建设

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,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,坚持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。大力引进两院院士、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、国家“千人计划”入选者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、省级“百人计划”入选者及同等层次者等高层次人才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培育制度,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和管理能力,赋予学科带头人一定的资源配置权;积极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、学术视野宽阔、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学术骨干;深入实施“3060双创计划”,依托科研平台和重要科研项目,培育30个校级创新团队、60名校级创新人才;围绕特色学科建设,加强富有学校学科特色的优秀学科梯队的培养工作,形成大师引领、结构合理、团结协作、梯次发展的学科团队;推进实施“一工程两计划”即博士化工程、师资队伍全员培训计划和学术交流计划,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,到2020年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%以上,教师国内外访学、进修比例达100%;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与评价机制,以学科建设目标和需要为导向配置人才资源与储备人才,持续加大对重点学科、优势学科、特色学科、新兴学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。造就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、创新型学科人才队伍,为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。

(二)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

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中心地位,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,更新人才培养观念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强化人才培养特色,积极探索复合型、创新型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。提升人才培养层次,加强应用经济学、工商管理和法学一级学科建设,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权。进一步完善招生指标分配办法,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,积极支持优势学科、特色学科和交叉融合学科的研究生发展;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,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。围绕“打造一流本科教育”的目标,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,深入贯彻素质教育,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,积极推进学科、专业、课程一体化建设,调整优化专业结构,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,扩大开放,加强交流,形成“开放式、合作型、国际化”的办学模式;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、教学质量标准化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,完善教学质量保障能力;实施教师教学发展工程,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,培育教学名师。

(三)提升科学研究水平

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与标志是科学研究。各学科要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开展学术探讨,积极寻求学科新的增长点;形成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,打破学科、学院、专业界限的学术团队;改进科研组织机构管理,搭建中青年学术骨干科研平台;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力度,整合并优化学校科研资源配置;遵循“以队伍建设为核心、以交叉学科为重点、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”的原则,紧密结合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等各项实践活动,开展学术研究,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。到2020年,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00项,国家重点项目10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1200项;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2000篇,出版学术著作600部;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0项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实现突破。全面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、社会贡献力和国际影响力。

(四)强化学科基地建设

巩固和加强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、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,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,集聚资源,构筑跨学科科研平台;集中力量抓好9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;实施“123平台建设计划”,新建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、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、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;发挥我校学科优势,以服务决策为导向,整合校内资源,努力培育建设一批定位准确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智库,到2020年力争培育1-2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智库,3-5个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智库品牌;发挥现有各类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、学术研究、对外交流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巨大作用;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,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,组建跨学科创新平台研究基地。

(五)推动学科体制机制创新

推动学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,营造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。健全学科建设组织机构,聘请校外大师级学科领军人物,成立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,论证和审议建设规划、建设方案、建设制度、资金分配等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;明确院系的学科建设主体责任,完善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、运行机制和激励措施,调动院系的学科建设积极性,赋予院系更多的学科建设权限,促使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,制定学科发展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队伍建设等发展规划。理顺学校、院系、学科的关系;探索完善学术组织的管理形式,统筹一级学科建设,推进跨院系学科交叉融合;实施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,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、预算管理和过程管理,实现全程监管、动态调整;健全学科带头人遴选及动态调整机制,进一步扩大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建设自由权,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的积极性;深化人事、分配制度改革,完善学科建设的激励政策,强化竞争机制;开展“学科特区”试点,立足学校学科发展的战略性需要,选择处于学术前沿、对学校学科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学科,以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引进为切入点,建立1-2个“学科特区”,使之成为我校学科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改革的试验田。

(六)健全学科评估与服务体系

聚焦一流学科建设核心要素,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为契机,完善学科评估体系。依托专业化大数据信息系统支持,建立学科建设和发展数据库;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管理专家,成立学科建设评估委员会;构建学科日常监测与周期性评估机制,实行第三方评估和校内评估相结合;强化学科建设的预算管理和过程管理,实现全程监管、动态调整;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,提高学科资源的使用效率,促进学科自我调整和更新;根据学科发展建设的多元化需求,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的学科建设服务联动机制,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服务保障体系,提高学科建设管理水平。

(七)加强学科对外交流合作

建立与国内外大学相关学科的合作交流机制。推进与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开展深层次学科合作,特别是与著名的财经政法类高校建立紧密的学科战略联盟,比照一流学科标准进行学科建设,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;加大与国际知名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力度,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相关学科开展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合作;鼓励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到国外研修、访学和攻读学位,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。积极引进我校重点学科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;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,扩大在校生海外交流规模,通过国际交换、海外游学、海外实习、文化交流、海外校园、国际竞赛、海外参展等项目,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经历。多举措吸引国外优秀留学生来校学习,扩大留学生规模

(八)提升学科建设经费保障

落实学科建设龙头地位,提高学科建设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;拓宽学科经费来源渠道,积极获得国家、地方政府、社会、企业对学科的经费支持,同时扩大自筹资金的范围和数量;合理调整和配置学科经费。对申报博士点的优势学科,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;对支撑学科,资金方面适当倾斜,使之保持特色,快速发展;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制度,探索分类、分层拨款机制;提高学科经费使用自主权,完善学科经费规范化管理,严格考核学科经费使用效果。

(九)构筑学科服务信息平台

依托新校区图书馆,打造学科建设网络通道,有效搭建学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。建立图书馆与各学科用户之间的直接联系,图书馆组建学科工作组,配置学科馆员团队,深入了解学科文献信息需求,建立各学科文献资源指南,为学科建设提供便捷的数据信息服务;加强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,构建安全、共享、高速、实用的高水平服务平台,实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;有计划地增加图书资料的数量,丰富图书资源和高水平数据库资源;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平台的实验仪器和设备。

打印    收藏
上一条: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统筹推进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
下一条:校级基础重点(培育)学科遴选结果
关闭窗口

       地址: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   电邮:cdfzghc@126.com

版权所有 ©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处  CopyRight©2005-2023 All Right Reserved